53岁“职业背债人”轻松贷出48万?“包装贷”乱象惊人,真相曝光! 你能想象吗?一个年过五旬、没工作、没资产的农村大叔,居然能在短时间内从银行贷出4笔贷款、总计48.2万元?他不是金融专家,也不是企业老板,而是——一个“职业背债人”。 这不是影视剧,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最近,《焦点访谈》曝光了一起令人瞠目的“包装贷”事件:福建一名53岁村民黄某礼,被非法贷款中介“包装”后,从多家银行骗贷成功,成为典型的“职业背债人”。 他的经历揭开了一条地下灰黑产业链:“包装对象”+贷款中介+银行客户经理,环环相扣、联手造假,最终让一批金融“老实人”背上了巨额债务。 “我只想拿钱,不想还” 黄某礼,53岁,无固定收入,平时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某天,一位贷款中介打来电话:“我们能帮你从银行做出80万贷款,只用还1年,之后不还也没人找你。” 黄某礼并非全然不知风险,他坦言:“介绍人告诉我做黑户、做老赖。我考虑了半个月,还是答应了。” 他图的,是那笔到手的钱!至于信用?后果?都不在考虑范围内。
“职业背债人”黄某礼:“还不上,我自己没有偿还能力,绝对还不起。”一场从头到尾的“包装秀” 为了让贷款顺利批出,中介对黄某礼进行了全套“伪装”: ❶ 伪造工作和收入黄某礼没工作,但申贷材料里赫然写着他是某建设公司员工,还有盖章的“收入证明”; ❷ 虚高房价、制造购房假象一套真实价值20多万元的二手房,被炒房客倒手炒到42.5万,作为“购房”名义申请房贷; ❸ 假装修、假工资流水借房子搞装修贷?行!中介拿钥匙布置个“装修假象”,照片一拍传给银行;
工资流水没有?做假的银行流水轻松交上去,连客户经理都不查实。 ❹ 假种植、假农户身份最后一笔“毛竹贷”,靠的是村委虚开的“农户证明”和毛竹山的“摆拍照片”——
黄某礼站在一片不是自己的林地里,笑着合影,那就是银行放款的依据。
四笔贷款,一笔没打算还 - 第一笔:农业银行房贷34万元,直接打入原房主账户,其中近15万被炒房客转走;
- 第二笔:农商行装修贷3.5万元,伪造工资流水骗取;
- 第三笔:农业银行装修贷6万元,靠一份伪造的“还款证明”拿下;
- 第四笔:邮储银行“毛竹贷”4.7万元,假农户身份+假照片搞定。
每笔贷款一到账,黄某礼就将大半数额转交给中介,自己只留下小部分现金。他直言不讳:“我只关心自己能拿到多少。” 而这套操作,从始至终没有一次真实用途,也没有任何还款打算。
谁在“背后推手”? 这并不是黄某礼一个人的故事。在同一地区,记者还发现: - 村民陈某军,被包装贷款41万元;
- 村民王某长,背了72.8万元的四笔贷款;
- 村民陈某壮,背了86万元贷款……
一个个“白户”“农户”“打工人”,被包装成有房有岗的“优质客户”,银行审核竟然全部放行。这其中,不可忽视的是银行客户经理的“默许”甚至参与。 有的客户经理暗中收钱、有的协助拍照、有的直接提供“月供”,只求走完流程、拿到提成。
金融乱象,必须斩断黑链!“包装贷”的危害,远不止损失几笔贷款这么简单。它破坏了金融秩序,动摇了社会信用基础,也让真正需要贷款的人更加难以获得信任。 面对“包装贷”蔓延,金融监管部门已出手调查,并明确指出: “银行贷前调查不尽职,是导致假材料得逞的关键。”
但更重要的,是要斩断这条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 - 严查非法贷款中介,打击灰黑操作;
- 追责审核失职的银行人员,整顿风控机制;
- 强化金融普法教育,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
老行长网(laohangzhang.com)观点:别让贪念成为“共犯”!这个事件提醒我们,任何一次“借名贷款”“做个黑户赚快钱”,本质上都是在赌博自己的信用人生。
黄某礼图的,是一时之利,但背上老赖、失信人身份,将可能被限制买票、住宾馆、子女升学…… 更可怕的是,一旦协助诈骗成功,将面临刑责! 别做职业背债人,更别沦为诈骗链条的一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撸卡有技巧,诚信是底线。
如你喜欢@撸卡圈此类深度解读,欢迎【关注+转发】,一起拆穿“骗贷黑幕”,守护我们的信用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