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行长总编|撸卡圈专稿 近年来,随着数字支付的普及,POS机成为商户日常经营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然而,POS机的收费问题却一直备受争议,特别是不明扣费、乱收费等现象频繁出现在消费者和商户的投诉中。近日,信网报道了一个关于海科POS机的纠纷事件,涉及的“开机费”和“流量费”等扣费问题,再次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事件回顾:谭女士的POS机扣费遭遇根据信网报道,谭女士经营美甲店,在2024年4月接到青岛星屹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屹嘉”)的电话推销,称办理POS机不仅不收费,而且手续费仅为0.38%。然而,事情并没有如宣传的那样简单。 4月27日,谭女士收到了POS机并完成了开机程序。根据她与星屹嘉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工作人员明确表示POS机的手续费是0.38%,但当她第一次开机并付款2000元时,却发现被扣除了12元的手续费,仅到账1988元。工作人员解释这是开机额外费用。 更令人困惑的是,6月15日,谭女士进行了第二笔3000元的交易,但到账金额仅为2784元,交易详情中显示有一笔198元的费用,工作人员解释这是2年的流量费。尽管不满,谭女士还是勉强接受了。 然而,7月初,第三次交易发生时,1700元到账仅为1590元,明细中出现了99元不明扣费。愤怒的谭女士要求注销机器并赔偿扣款差额。星屹嘉负责人回应称,手续费0.38%是固定的,并解释流量费是因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未提前告知她。至于99元扣费,负责人认为可能是收款方的问题,并承诺会核实并协助退款。
费率与扣费不符:消费者权益受损信网在报道中指出,尽管扣除了流量费用,剩余金额与0.38%的手续费标准仍不符,存在超额扣费的情况。但星屹嘉方面并未做出明确回应,仅表示会继续核实并解决问题。 这一事件并非个案,POS机乱收费的现象在支付行业中屡见不鲜,商户和消费者的权益常常受到侵害。尤其是在数字支付普及的今天,透明收费和合规经营问题愈发显得迫切。
类似事件层出不穷:支付行业亟待整治不仅是海科POS机,POS机乱收费问题早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去年,网易财经报道了拉卡拉POS机乱收费事件,许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被额外收取120元“保护费”,且未提前通知,最终引发了大量投诉。同样,银盛支付POS机也因超额扣费问题频频登上新闻,消费者多次反映,手续费、流量费与实际到账金额严重不符。 这些乱收费现象的背后,暴露了支付行业在监管和自律方面的种种漏洞。支付机构通过不透明的收费项目、隐性费用等方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监管缺失,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非银行支付机构必须合理确定并公开收费标准,明确告知用户收费项目和标准。然而,实际操作中,许多支付机构未能严格遵守这一规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取额外费用,甚至遭遇费用不透明、无法追回的困境。 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离不开监管部门的力度不足和支付行业自律缺失。当消费者投诉无门,支付机构未能及时解决问题时,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便受到严重侵害。 消费者如何应对?谨慎选择,保护自身权益对于广大卡友和商户而言,面对这些乱收费问题,首先要做到谨慎选择。在办理POS机业务时,应优先选择知名、大品牌,这些平台的收费标准更为透明、规范。同时,消费者在办理任何支付工具时,都应详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是关于费用和扣费规则的部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当然,别迷信什么大公司,很多大公司也割韭菜的!主要还是装机人靠谱才行!有什么动向会第一时间及时通知。) 如果遇到不明扣费问题,卡友们应保留交易记录、扣费明细、沟通记录等证据,第一时间联系支付公司客服,要求说明并解决。如果未能得到满意答复,向监管部门投诉或者寻求法律援助也是必要的途径。 支付行业亟需整顿,透明收费才能赢得信任POS机乱收费的问题暴露了支付行业在合规性和透明度上的严重缺失。尽管监管部门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支付机构明确收费标准,确保消费者知情权,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支付公司通过不透明收费、隐性收费等手段损害消费者权益。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保持警惕,选择有信誉的支付平台,并在使用过程中细致核对收费标准和扣费明细,保障自身权益。支付行业的整顿和透明化任重道远,但只有通过严格监管和企业自律,才能够真正实现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确保商户和消费者的利益不受侵犯。 ——老行长总编
专注支付行业内幕,守护卡友权益,尽在「撸卡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