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刷到抖音官方打假公告,笑得我面膜都裂了。原来现在骗子界的KPI都卷成这样了——"抖乐惠""音付""抖易付"这些山寨马甲,活脱脱整出了个"抖音支付"孪生九兄弟的魔幻连续剧。
这帮李鬼公司堪称当代碰瓷行为艺术家。从"抖支付"到"音闪付",硬是把汉字排列组合玩成了消消乐,还搞出江苏、广东、杭州多地联合作案。最离谱的是广东程序园科技,前脚刚被市场监管部门锤了虚假宣传,后脚换个马甲继续演"抖音在逃太子爷"的戏码。建议这些公司集体出道,团名就叫"碰瓷者联盟"。
抖音支付这波重拳出击,把十三家李鬼公司集体送上法庭,颇有张一鸣式"大力出奇迹"的风范。但吃瓜群众更关心的怕是:字节跳动的支付帝国,怎么突然就成了骗子界的"顶流IP"?
深扒这场闹剧,本质上是支付江湖的"屠龙少年现形记"。抖音支付虽然手握互联网支付牌照,但在线下收单领域还是个青铜玩家。眼看支付宝微信早已在线下支付称王称霸,张老板一咬牙把注册资本从1.5亿猛增到31.5亿,这哪是增资,分明是给支付业务注入"钞能力"。
更狠的是今年4月那波神操作,13.82亿豪购联动优势电商公司。明眼人都看得懂,这就是要拿下那张梦寐以求的银行卡收单牌照。现在的情况像极了学霸考前突击——线上支付是抖音的必修课,线下收单就是决定能否保送"支付系清北"的奥数加分题。
但骗子们显然比抖音更懂"弯道超车"。趁着抖音支付线下布局的空窗期,搞出"招商加盟"的韭菜收割机。这些李鬼公司的套路堪比元宇宙培训课:先给你看P过的抖音支付授权书,再画个"跟着字节跳动躺赚"的大饼,最后用加盟费、代理费、押金三件套完成精准收割。建议反诈APP赶紧更新词库,新增"碰瓷型金融诈骗"分类。
这场打假风波背后,暴露出两个残酷现实:一是支付行业的牌照鄙视链依然存在,没张好牌照连防伪标识都成奢侈品;二是互联网大厂的生态扩张正在重塑诈骗剧本,以后可能得警惕"拼多多金融""快手钱包"的山寨周边了。
给各位老板提个醒:看到带"抖""音""付"字眼的招商会,先查查对方是不是刚从《西游记》里跑出来的六耳猕猴。记住,真正的抖音支付现在忙着给线下商户发正规军牌照,可没空在朋友圈搞微商式加盟。至于那些幻想跟着"抖支付"薅羊毛的,小心最后自己成了别人KPI里的待宰羔羊。
最后说句扎心的:当骗子都开始研究互联网大厂战略布局时,说明数字经济的学费,终究要有人来交。只是这学费,不该交到李鬼公司的口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