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包括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发布信用卡交易限制公告,除对资金用途、套现等交易限制进一步强化管控外,部分银行还重点对信用风险上升的客户采取降额、限制交易等措施。
对交易限制的同时,近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启动新一轮催收处置。已有30余家银行及其各地分支行发布信用卡催收公告。银行正在进一步加强信用卡催收。
业内人士透露,相比去年来看,今年上半年信用卡不良生成率趋缓,但随着疫情延期还款政策的相继到期,风险会进一步暴露,下半年信用卡资产质量压力仍然较大;银行纷纷加快不良债权处置的同时,也在积极调整风控策略,加强对风险客户识别的管控,重点放在对优质细分客群的深入挖掘上。
信用卡交易限制升级
近来,多家银行相继公布信用卡规范公告,进一步升级信用卡用卡风险管控。
中国银行发布《关于调整信用卡发卡、增额及交易管控措施的公告》,自6月20日起,对信用卡发卡、增额及交易管控措施调整。根据公告,如中行监测到或从任何渠道获悉持卡人信用状况恶化、未按时偿还信用卡或个人贷款、套现及资金流向异常等七种情况的,银行有权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包括更改持卡人的账户状态,限制持卡人的消费及取现交易,不再为持卡人办理新发卡、增额、分期等业务。
6月份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发布信用卡风险管控举措相关公告。如广州银行宣布,将于2021年7月23日起对该行信用卡在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进行限制,停止提供在房地产类商户(商户类别码为1771、6513、7012)的刷卡交易服务。
上海农商银行也于6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我行信用卡交易管控措施的公告》,对信用卡在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进行管控。除透支资金用途明确限制外,上海农商银行信用卡还宣布,自2021年8月1日起,将关闭商户类别码为6012(金融机构-商品和服务)、6211(证券公司)、6051(非金融机构-外币兑换、非电子转账的汇票)和7995(彩票销售)类商户的信用卡交易。对商户类别码为5039(建材批发)和4458(烟草配送)将采取单笔5万元(含)的交易限额。对商户类别码为5998(其他批发)采取单笔10万元(含)的交易限额。
此前,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各银行信用卡中心也相继公布了其对信用卡非消费类交易进行集中管控的风控策略。
某股份制银行市场部负责人吴昕(化名)表示,今年开始各银行都在重点关注信用卡资金用途和违规交易方面的风险管控,主要是防止消费资金流入股市、房市或其他违规领域增加债务杠杆,违规交易更多体现在套现、黄赌毒等非法交易方面。
资深信用卡研究专家董峥认为,此前几年信用卡一直处于粗放式扩张的发展过程,为了追求规模增速,信用卡在风险管控方面相对弱化,存在很多风控问题和隐患。“新冠疫情暴发后,信用卡粗放式发展中存在的弊病被加速暴露出来,尤其近两年加速扩张的中小银行信用卡风险问题更为严重。加之信用卡行业规模红利期已过,信用卡进入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发展模式转变阶段。”
在董峥看来,自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调整信用卡风控策略,业务重心向风险管控转移,通过风险客户识别管控、违规交易限制、套现及积分规则调整等多方面举措发力,围堵新增业务风险。
“银行信用卡在交易限制、套现管控等方面的措施一直都在做,不过疫情以来执行力度和范围明显加强。”吴昕表示。
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各银行对信用卡积分套现、支付交易、资金用途等相关管控措施逐步升级。
去年6月,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关于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合理使用信用卡,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适度透支。随后,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十余家银行纷纷发布加强信用卡规范使用的提示公告,严控虚假交易、积分套现等违规行为。
今年以来,各商业银行风控策略调整进一步升级,全面强化和细化对信用卡潜在风险领域的风险管控。
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业务负责人杨远(化名)告诉记者,从执行层面来看,现在对信用卡交易风险、资金用途监管、积分套现等违规情况的监控和惩处越来越严,以前也会对存在违规用卡的情况进行降额、限制交易等操作,但总体来说比较宽松,现在要求全面筛查,且有大数据和科技支撑,一旦发现系统就会及时预警,风控措施也会相应的及时跟进。“以前降额、封卡都是内部执行的,现在都已经摆到台面上来了,有的银行直接发文公告,也意味着未来在这方面的管控还会更强。”
杨远表示,对于信用卡行业来说,疫情相当于一次大考,风险问题暴露得更快、更集中;关注高风险客户、化解新增和存量风险资产,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相关风控措施会更加严苛,且还可能不断升级。
劣质客户群挤出趋势凸显
信用卡业务风控举措不断升级的同时,信用卡部门也在加快不良催收处置步伐。
近来包括农行、建行、中行、广发等30余家银行及其各地分支行纷纷发布信用卡不良债权催收公告,对逾期债权进行催收。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6月末,今年以来已有40余家银行分支行发布信用卡委外催收项目招标信息。
银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去年四季度开始,信用卡新增不良情况就已开始好转,但今年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要面临的资产质量压力依然不减。
根据央行发布的支付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92.20 亿元,环比增长 6.39%,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 1.12%。
信用卡逾期压力仍然较大。杨远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各银行都推出了延迟还款等系列缓解持卡人资金紧张的相关政策,目前后遗症还未完全消退,随着延迟政策的相继到期,一些新增不良债权也在逐步暴露。
杨远补充指出,除了疫情影响的延续外,P2P平台的影响也会结束,很多存在P2P平台共债风险的债权仍在逐步暴露过程中,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加速出清和分化,信用卡面临的资产质量压力可能还会上升。
董峥认为,部分银行由于去年下半年风控升级,使得今年上半年信用卡新增不良生成情况有所好转,但一些中小银行新增不良压力仍然较大;整体来看,提高风险管控力度和新增资产质量、加快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将是目前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关注的重点。
董峥还指出,风险管控过程中,除违规交易、套现、资金挪用等具体领域风控加强外,对劣质客户的识别和管控将是信用卡风控策略调整的重点内容。“今年各银行信用卡业务对‘劣质客户挤出’趋势将更加明显。”
杨远也透露,今年大多数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重点都在风险管理,要对高风险类客户进行限制或挤出。
对于高风险类客户的识别,杨远认为,逾期、多头共债、还款行为、负债比利等都是评估客户风险高低的模型参数之一,银行也在进行数据模型的完善和调整,以更加精细地为客户进行数据画像,提升对风险类客户识别能力。
董峥进一步表示,驱逐劣质客户的同时,银行都在向深耕存量优质客户的发展模式转变,通过支付交易的优惠活动促销,增强客户的使用率,提高交易额。“去年开始,很多头部银行就已将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重心转向对存量客户的经营上,今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银行信用卡中心催收业务人士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透露,去年疫情后银行就加强了对风险类客户的甄别和风控,基于定期的风险测评,对高风险甚至长时间逾期客户进行降额、停卡等风险管控,同时加大对优质客户的深耕力度,通过场景细分和产品创新进行细分客群深掘。
另一股份制银行市场业务人士透露,近来该行主要展业策略就是拓展优质客群,今年上半年推出多款新卡产品,多是针对高净值人群的顶级卡,权益和服务也更加有针对性。“针对优质客群进行差异化产品设计,是我们今年发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