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长官网-POS网_养卡玩卡_信用卡资讯_pos资讯_银行风控线报-网贷口子社区_综合的羊毛分享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发新帖
查看: 2237|回复: 0

中信银行发布重要提示!警惕“信用卡代理维权机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7 15: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已经是近段时间内中信银行第三次发布的“关于信用卡合理使用”方面的公告了,这次的公告与以往的提示内容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条通俗点说,是要求持卡用户不要将卡片交给养卡中介代为“养卡”。否则出事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条通俗点说,还是要求不能套现不能刷积分买卖积分权益,不然会面临降额、封卡等处理。
第三条讲的是提示用户理性消费、理性分期,不要过度消费,不要“以卡养卡”。
第四条是重点,是以前公告里都没有提到的新词:“勿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使用”,这个第三方指的是近来出现的所谓“第三方代理维权机构”。估计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个啥。
北京银保监局发布消费提示称:目前随着信用卡业务的普及推广,以“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为主要形式的“代理维权”团伙,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收取高额手续费,煽动消费者反复向监管部门“维权”从中牟利,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北京银保监局举了两个例子。
案例一:信用卡“维权”噱头多,“赔了”征信又失财

疫情期间,消费者王某由于收入减少,无法按期还款,想向银行申请分期还款。这时王某收到一条短信,号称可以帮助王某向银行维权,申请将欠款分成60期,并免除王某的利息和手续费,只需缴纳1000元“代理费”。

同时,还指导王某“如何躲避欠款催收”、“如何进行以贷养贷”。王某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提供了身份证等个人信息,然后签订代理维权协议。

一个月后,王某收到银行短信,发现因自己未按期还款上了征信系统,利息和手续费也没有免除;几个月后,王某总是收到各种推销电话,不胜其扰。

案例二:“维权”幌子是非多,“此维权”非“彼维权”

近期,部分团伙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大肆宣扬“投诉代理”,怂恿或代理消费者向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投诉,提供统一的投诉模板,使用统一的投诉话术。

这些“代理投诉人”一般不具备法律执业资格,对法律条文引用经常有明显错误,阻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正常协商,还会收取高额的手续费。

同时,部分人员还会编造或歪曲事实,举报金融机构存在违法事实,反复向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信访等,人为拉长维权流程,可能错过了纠纷解决的最佳时期,最终造成消费者损失。
面对这些社会上新出现的“新型服务”监管部门提醒:

一、不当维权风险大,财产征信均受损:

风险一:信息泄露隐患多。“代理维权”的团伙一般会索要消费者的身份证、手机等个人信息,有些团伙会将消费者个人信息恶意使用在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等业务。如果消费者想终止代理协议,还会被这些团伙利用信息不断骚扰。

风险二:经济负担愈沉重。代理信用卡维权,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往往导致消费者需承担逾期违约金及罚息,加重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风险三:征信污点影响大。如果个人征信系统留有逾期等不良记录,形成信用污点,对消费者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买房、买车、就业等方面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正确维权“三步走”,渠道畅通且免费:

第一步,投诉。消费者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进行投诉,主张民事权益。

第二步,调解。如消费者未能与金融机构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申请调解。

第三步,举报。消费者发现金融机构或从业人员违反相关银行保险监管法律法规的,可以向被举报人所在地的监管部门进行举报。但举报并不能解决消费者的民事诉求,消费者如通过投诉、调解仍不能解决民事纠纷的,应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老行长支付网,为您想得更多,看得更远!让智慧点亮生活!http://Laohangzhang.com.旗下微信公众号:卡王之家。专为持卡人着想的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老行长 ( 粤ICP备18015827号-1 )

GMT+8, 2025-4-9 20:17 , Processed in 0.1708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