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德支付发布收费补充公告!这项费用高达1000元/月并逐年翻倍!老行长网锐评!
7月11日,杉德支付在官网悄然挂出《收费补充公告》,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一项极具争议的收费政策:对“风险商户”收取高额账户管理费。根据公告,被系统认定为存在异常交易等风险的商户,若未能在30天内解决风险问题,将被收取每月1000元的管理费,且该费用逐年翻倍递增——第13至24个月升至2000元/月,24个月累计费用将高达3.6万元,而“以此类推”的模糊表述更隐含未来费用可能指数级暴涨的风险。一、争议政策:风险认定不透明,费用叠加无上限风险定义黑箱化:公告未明确“风险商户”的判定标准,仅表述为“存在异常交易等高风险业务”。商户无法预知何种行为会触发风险标签,更无公开透明的申诉机制,风险认定权完全由杉德支付单方掌控。 费用滚雪球效应:费用设计具备持续累加性,即使商户账户无余额或已停止交易,欠款仍会按月累积。若账户余额不足,杉德可挂账形成“债务”,并通过法律途径追偿,最终金额可能远超商户预期。 历史收费突破监管红线:今年4月,杉德支付公示的《支付业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中,最高账户管理费仅1000元/月(针对6个月无交易的企业账户),而此次新增的“风险账户管理费”不仅超出原有标准,更未在前期收费目录中披露,涉嫌违反《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中“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费用”的规定。
二、监管冲突:单方强制变更,漠视用户知情权根据央行2024年7月26日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收费调整需提前公示:支付机构调整收费项目或标准,应至少提前30日在官网、经营场所等醒目位置持续公示,并确保用户知悉且同意新条款。
商户选择权被剥夺:杉德支付公告自9月1日起强制执行,未赋予商户“同意或退出”的选择权。此举涉嫌单方变更合同,违背“格式条款须公平、提示说明”原则,侵害商户自主决策权。
三、历史顽疾:收费套路屡遭投诉,合规性存疑杉德支付在收费透明度上早有“前科”,近年频遭用户投诉: 费率暗调:2025年7月,多名商户投诉其旗下POS机“乐亿刷”在无通知情况下将费率从0.6%调至2.49%+3元/笔,导致资金损失近5000元 预付卡“清零”陷阱:斯玛特卡用户曝光,过期卡即便未使用,也会被按月扣收“过期账户管理费”(最高17元/月),直至卡内余额被扣光。律师指出该类条款属无效格式条款,涉嫌加重消费者责任 虚假宣传扣费:2024年12月,用户投诉其POS机以“免收激活费”为诱饵推广,却在首笔交易中强行扣除199元费用,售后辩称为“流量费”
四、商户应对:法律与监管双路径破解风险30日黄金处理期:若收到风险通知,立即收集交易凭证、主动沟通并留存书面记录,避免被认定为“怠于解决” 援引监管条款维权:向央行及消保机构投诉杉德支付违反《条例》第三十四条(明码标价)及《实施细则》中收费调整程序要求 司法确认条款无效:针对“逐年翻倍”等显失公平条款,可依据《民法典》第496条主张格式条款无效 行业反思:风控岂能沦为“创收工具”?杉德支付此次将风控措施货币化,暴露行业深层矛盾:当备付金利息消失、支付费率透明化压缩利润空间,部分机构转向“发明收费”求生。然监管利剑已悬——央行《实施细则》明确要求支付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坚守合规底线”。若放任风险定价权私有化,不仅扭曲风控本质,更将透支支付行业赖以生存的信任根基。 历史总是相似:从斯玛特卡的“悄悄清零”到POS机的费率偷袭,再到如今的天价风控费,杉德支付的收费创新始终伴随商户血泪。当监管重拳已至,这套“割韭菜”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此刻的商户们,请记住:你有权拒绝为不透明的风险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