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电商经济盛行的当下,电商玩法层出不穷:社群电商、品牌微店、直播带货。而全民战“疫”之时,移动支付因其安全无接触,成为众人的首选,进一步推动移动支付的普及。线上线下加速融合,越来越多的商家想要搭乘这部数字化电梯,抓住盈利的机会。
与此同时,“危机”却在不经意间起伏——我们所使用的资金工具背后的机构很可能就是“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纵使近年来监管机构对其严打严禁,但屡禁不止。那什么是“无证经营支付业务”?会对我们带来怎样的不利影响?我们又要如何防范呢?
1、无证机构是什么? 无证机构指不属于银行、银联、网联,且未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而从事网络支付业务、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银行卡收单业务等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支付业务的机构。 这里的“证”主要指《支付业务许可证》,由中国人民银行核发,《支付业务许可证》上明确注明许可的业务类型、业务覆盖范围及有效期。
2、无证机构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无资质但经营银行卡收单业务中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收单业务交易处理、资金结算等核心业务的;无资质但经营网络支付业务的;无资质但经营多用途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的;超范围经营:超过《支付业务许可证》规定的业务类型、业务覆盖范围和有效期开展业务。
3、无证机构多发领域有哪些? 收单业务外包机构,特别是提供聚合支付业务的外包机构;电商平台;电子储值卡销售平台。
4、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有什么危害? ☞资金安全无保障 首先,由于无证机构所留存的资金不受人民银行的监管,可自行控制和支配,极易产生无证机构截留、挪用商户资金的风险甚至发生携款跑路事件; ☞商户资质与服务质量无保障 其次,由于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平台审核商户资质的能力存在客观上的不足,极有可能接入“问题商户”,问题商户很有可能套取消费者资金而拒绝提供对价服务,而无证机构同时缺乏对该类商户的持续性督促机制,使得商户服务质量和客户资金安全上没有保障; ☞个人信息易泄露 再者,无证机构不受人行各项业务规范的约束,在系统安全性的建设往往低于支付机构和银行,容易被黑客攻陷,造成平台用户资金账户信息等数据的泄漏。更有甚者,部分非法平台在未受监管的情况下会将用户信息进行售卖以获取利益。这些重要信息的泄露都极有可能导致用户账户被盗、被非法利用,从而带来财产上甚至是法律上的风险。
5、商户掌握“三核查”,支付安全有保障 ☞核查机构资质 商户在购买支付机构POS机具、入驻电商平台、受理某类多用途预付卡时,可先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查询该机构是否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若无,则该公司涉嫌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特别提示:银联作为专业的银行卡清算机构,不从事POS机生产、销售、布放等活动,对于声称布放银联机具的机构,应严加防范,必要时应拒绝合作; ☞核对签约协议 商户在签署协议时,要查看协议相对方是否为持证机构,协议是否为正规合同文本,协议内容是否包括资金到账时间、手续费收取、机具功能、增值服务等信息。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的,若协议内容明显存在资金结算周期较长(新入网商户正常结算周期为T+1/D+1,遇节假日顺延)、手续费低于市场价或免手续费、宣传高额返现、一机多商户等增值服务的,则该公司可能涉嫌无证经营支付业务; ☞核对结算资金信息 核对结算资金来源是否正规,若发现资金来源于XX公司银行账户、XX公司支付宝账户、XX公司财付通账户,而该公司并未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或资金直接来源于XX个人银行账户、XX个人支付宝账户、XX个人财付通账户的,则该业务可能涉嫌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若商户发现涉嫌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企业,可留存相关证据并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进行举报(举报平台:jubao.pcac.org.cn, 举报电话:010-66001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