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长官网-POS网_养卡玩卡_信用卡资讯_pos资讯_银行风控线报-网贷口子社区_综合的羊毛分享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发新帖
查看: 3526|回复: 0

扫码支付将迎来联网通用新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2 17: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清华金融评论》5月刊中发表卷首文章,文章称央行正在通过新兴金融科技手段积极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互认互扫。

李伟在文章中提到“基于支付标记化技术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组织编制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行业技术标准,推动条码支付编码规则统一,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实现不同手机APP和商户条码互认互扫。组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中国银联、网联等,稳妥开展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验证和应用试点,逐步打通支付服务壁垒,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
国内市场上支持条码支付的手机APP已超过400个,线下商户大量出现 “一户多机”、“一户多码”的现象。手机APP和商户条码标识无法互认互扫,用户需要进行手机APP切换, 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与小微商户的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上自建护城河,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这影响了消费者支付体验,也违背了监管部门“回归支付本源”的支付业务发展思路,在这种市场下聚合支付应运而生。
聚合支付机构通过自身技术能力将不同小微商户的多个二维码聚合到一个二维码上,可同时收取消费者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渠道的付款,并能够完成清算、结算、对账等功能。
但一旦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聚合支付机构的“聚合”优势将不再,商家对聚合支付的直接需求可能会跳崖式下降,而行业一直存在的“切码”、商户留存率低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已在夹缝中求生的聚合支付还将面对更为残酷的现实,聚合支付盗刷、为赌博网站洗钱等问题层出不穷,已成为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近期公安机破获的多起案件都存在非法聚合支付平台的身影。
央行统一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后,将有效的规范聚合支付市场。同时,聚合支付市场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更多的聚合支付机构将转型成为商户增值服务商,二维码支付也将更加开放、更加规范的进入到联网通用新时代。


分析人士认为,聚合支付机构应该在合规框架内,尽早提前布局,扩大和利用数据,打造支付+金融产品,提供技术服务,开拓身份识别、法院诉讼、资金划拨等公共服务、政府管理领域可能是聚合支付未来主要发展的方向。


对于支付机构而言,行业人士认为,条码支付的统一对现有支付格局的影响并不大。


从账户发行来看,头部的两家机构天生具备优势,合计占据90%以上的交易份额。一家有电商和支付账户支撑,另一家家有通信与社交加持,用户习惯已被牢牢把持,仅凭支付服务,新的竞争者,难以打动这些用户。


从某种程度来讲,支付机构又具备收单机构的身份,看似中小机构迎来新机会,其实不然。首先条码收单与银行卡收单相比利润更低,其次,如同银行卡一样,受理环境越好,支付账户发行会更好,最终可能还是改变不了为2大头部机构“打工”的局面。


关于支付标准化,其实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前任董事长葛华勇就提出了统一国内条码支付标准的建议。而且在国际上,支付标准化互联互通也是大势所趋,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都在进行积极推动。
所谓的支付标记化是由国际芯片卡标准化组织EMVCo于2014年正式发布的一项新兴技术,原理在于通过标记(Token)代替银行卡号进行交易验证,从而避免卡号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支付标记化技术拥有多种优势,可以从源头控制信息泄露风险,降低交易欺诈风险,同时促进行业创新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曾表示,当前,跨界金融服务日益丰富,不同业务相互关联渗透,支付风险更加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分支,监管科技旨在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优化监管模式、提升监管与合规效能。因此要加强监管科技应用实践,借助科技手段增强支付风险防控能力。


老行长支付网,为您想得更多,看得更远!让智慧点亮生活!http://Laohangzhang.com.旗下微信公众号:卡王之家。专为持卡人着想的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老行长 ( 粤ICP备18015827号-1 )

GMT+8, 2025-4-20 09:33 , Processed in 0.3702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